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中式立領藍褂、黑色千層底布鞋。3月16日晚,登上正定南城墻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依舊穿著他踏遍故宮時最鐘愛的“千層底”。參觀正定古城、在石舉辦系列主題講座,單霽翔的關注點時刻沒有離開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如何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融入大眾生活?如何更好地與世界文明互動,讓文物走出去,展現(xiàn)中國神韻,貢獻中國智慧?
融入大眾生活,讓古老文化遺產“活起來”
3月16日晚,華燈初上,流光溢彩。夜色中的正定古城被多彩的燈光映襯得更加絢麗。用現(xiàn)代科技的光與影點亮的千年古城,展示著時尚與傳統(tǒng)的和諧相融。古城墻在多彩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與波光粼粼的護城河水一同勾勒出一幅極富韻味的古城風貌,休閑觀光的游客似在畫中游。
此時,登上正定南城門,遠眺正定古城,單霽翔心潮起伏,激動不已,歷史文化名城正定的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跡正在如此鮮活生動地走到人們生活中來。
遠處正定古城的天際線讓單霽翔念念不忘?!昂芏喙懦莾冉爽F(xiàn)代建筑以后,歷史建筑就被淹沒了。但站在正定的城墻上,從幾個方向看,天際線處的古塔都能夠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沒有被高樓大廈遮擋,印象很深刻。”
在單霽翔看來,這道清晰的天際線,最能體現(xiàn)讓文物有尊嚴地融入現(xiàn)代生活的理念?!斑@么多市民和游客能在晚上走出來,說明古城風貌和環(huán)境整治的效果融入了人們社會生活,人們已經把古城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了。能真切感受到游客發(fā)自內心的興奮,這體現(xiàn)著人們對古城的喜愛?!眴戊V翔環(huán)視著古城內如織的游客說。
眼前正定古城這幅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和諧相融的景象,引發(fā)了單霽翔一連串的思索——
“我一直在想,什么叫文化遺產保護好了?當它有魅力、有尊嚴時,才叫保護好了。對于城市的民眾來說,當文化遺產就在生活中,就在人們身邊,他們可以對游客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正定,我們的文化遺產’時,才能算是文化遺產保護好了。對于游客來說,什么叫文化遺產保護好了?他們到這里來,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才叫文化遺產保護好了。正定做到了?!?/p>
單霽翔介紹說,為了讓文化遺產融入現(xiàn)代生活,讓文物“活”起來,故宮博物院近年來作了很多嘗試。
從故宮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朝珠耳機”,到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主題的《紫禁城的物候》系列照片,從“紫禁城里過大年”到“紫禁城上元之夜”,故宮一次次用創(chuàng)意給大眾帶來驚喜,讓往日“嚴肅”的傳統(tǒng)文化殿堂搖身變成“網(wǎng)紅”地標。紫禁城的生活美學就在一次次全民熱捧中,穿越時空曼妙延伸。大眾驚喜地發(fā)現(xiàn),故宮博物院在融入現(xiàn)代生活的路途上不斷“進階”,從推出單個“萌萌噠”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到成系列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梯隊亮相,故宮博物院以創(chuàng)新之舉滿足了大眾多元化需求。
在單霽翔的記憶中,以往文創(chuàng)產品談不上有創(chuàng)意,都是千篇一律的復制品?!艾F(xiàn)在我們懂得了要研究人們生活需要什么,還要挖掘自己藏品的信息,把藏品信息和人們的生活需求聯(lián)系起來,才能推出受歡迎的文創(chuàng)產品。”單霽翔表示,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必須要結合人們生活,要有實用性,最好還有一點趣味性。他舉例,人們參觀故宮,對藻井印象很深,故宮文創(chuàng)團隊就做了藻井傘;對宮門印象很深,就做了宮門包;對于太和殿的脊獸印象很深,就做了跳棋、衣服夾子等文創(chuàng)產品。
故宮商店里的商品也在不斷更新改變。單霽翔認為,博物館的商店應該充滿文化氣息,“我們現(xiàn)在干脆不叫商店,叫文化創(chuàng)意館。我們的服裝店不叫服裝店,叫服飾館,展示故宮特有的服裝”。
在一次論壇上,單霽翔首次曬出了自家的賬本:2017年,故宮文創(chuàng)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5億元——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與此同時,國內眾多博物館也在文創(chuàng)產品研發(fā)路上發(fā)力加速:河北博物院開發(fā)的“漢代絹紋針線包”讓人們體驗到歷史美感與日常實用性的結合;沈陽故宮博物院開發(fā)了“八旗兵”文具套裝;上海博物館與迪士尼合作,共同開發(fā)了六大類66種文創(chuàng)產品……隨著大量文創(chuàng)產品的走紅,它們承載的傳統(tǒng)文化也以嶄新的姿態(tài)融入現(xiàn)代人的生活。
在單霽翔看來,讓文物“活”起來,既要面向自身,不斷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內涵,讓文化遺產資源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又要面向公眾,創(chuàng)新文化傳播的表現(xiàn)形式和表達方式,讓文物背后的故事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走出庫房大門,把文物故事講給觀眾聽
行走在博物館里,凝視展柜中的文物,它們所反饋給觀眾的信息總透著歷史的厚重,讓人們意識到時間的匯聚,感受到穿越時光的文化信息。如何讓文物走出“倉庫”,更多地走近公眾,是一個時代大課題。
故宮文物收藏眾多,浩如煙海。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1807558件(套),帝后璽印50060枚,慈寧宮花園里有106棵大樹……這些掛在單霽翔嘴邊的數(shù)字里包含著故宮人幾多汗水和心血。而這一龐大數(shù)字中的93.2%都是國家頂級的珍貴文物。如何讓這些文化珍品更多地走進大眾視線?
“先讓他們走出庫房,展示到觀眾面前來。于是故宮開辦了豐富的展覽,19個原狀陳列,更多的是專題展覽。但是我們不能滿足于此,需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眴戊V翔認為,2014年是個轉折點。那一年,故宮開放面積超過了50%。2015年到了65%,2016年到了76%,現(xiàn)在已經突破80%。大量曾經豎著“非開放區(qū),觀眾止步”牌子的地方開放為展區(qū)、展館。
故宮收藏的10200件各個時期不同材質的雕塑,曾經很多年一直在庫房“沉睡”。那些高大的雕塑,甚至連庫房都沒有。單霽翔印象深刻的是兩尊三米多高的北齊菩薩像,在故宮南城墻的墻根底下“站”了幾十年?!懊慨斪叩竭@,我都說,你瞧,菩薩臉色不好。今天菩薩們臉色好了,表情也好了。這就告訴我們,文物得到保護和展示,就會光彩照人。所以我們下定決心,明年故宮600歲生日時,要讓1807558件(套)文物,每一件都光彩照人,把更多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講給觀眾聽?!眴戊V翔說。
要想維護眾多文物光彩照人的狀態(tài),文物修復師功不可沒。然而,就在幾年前,大眾對這一職業(yè)還知之甚少,自從2017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播出后,才將這個鮮為人知的職業(yè)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紀錄片中,這個職業(yè)充滿詩意和趣味,他們用畢生的精力讓沉睡千年的文物重新煥發(fā)光彩,并通過這些文物與歷史進行跨時空的對話。
實際上,文物修復工作是一個寂寞艱辛的工作,它不僅需要具有多門學科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毅力,同時還承擔著巨大的責任。要求嚴格,壓力還大,因此能夠或愿意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的人才稀缺。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2012年我國僅有文物修復工作者兩千多人,這幾年人員數(shù)量并沒有多少增長。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前,全國政協(xié)委員、故宮文物醫(yī)院院長宋紀蓉稱,我國有眾多文物處在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需要更多的文物醫(yī)院、文物醫(yī)生,為文化和文化遺產“延年益壽”。
面對全國性的文物保護修復人才匱乏,故宮博物院并未選擇獨善其身,而是聯(lián)合高校建立了中國第一所文物醫(yī)學院,培養(yǎng)更多實用型的、符合文物保護修復需要的文物醫(yī)生。從“醫(yī)院”到“醫(yī)學院”,一字之差,卻意味著更多人才、技術等“源頭活水”將注入這一領域,文物保護的半徑將不斷擴大。
請進來、走出去,讓更多人感受中華文化自信
如今,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牽引下華麗變身。文物請進來、走出去的過程,也是中華文化自信、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過程。從走進大眾生活,到國內各地辦展,再到邁出國門,為世界文化發(fā)展注入更為積極進步的內涵,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在不斷踐行著請進來、走出去的交流展示方式。
去年12月底,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博物院共同舉辦的“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fā)掘50周年特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近距離領略來自燕趙大地的漢風古韻。1月16日,由河北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聯(lián)合主辦的“筆墨文心五百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展”在河北博物院舉行開幕式。開展以來,幾乎天天觀眾爆滿。
河北博物院的請進來、走出去不是個例。為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近年來,全國各大博物館通過創(chuàng)新形式展示文物內涵,以實物說話,寓教于史,以豐富的精品文物展覽及活動,喚醒大眾的文化熱情。這其中,故宮博物院給出了“教科書”般的范例。
稱呼單霽翔為“最能走的院長”一點也不為過。從位于神武門西邊的院長辦公室出門向西,沿故宮紅墻逆時針行走一圈大約4公里。3年例行巡查,單霽翔走壞了二十多雙布鞋。
稱呼單霽翔為“最能走的院長”,還因為他不但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走出庫房,走進大眾視線,還依托文物延伸教育活動,讓文物身上所承載的燦爛文明、歷史文化、民族精神走近大眾。
“故宮大量古建筑修繕以后投入到教育領域,讓更多觀眾在這里面開展學習活動。我們把這些教育活動深入到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國家。”單霽翔介紹,經過十多年的積累,故宮教育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擁有主題多樣形式豐富的教育項目、針對性很強的館校合作課程、大型主題日活動,還有舉辦多年的“故宮知識課堂”和“故宮講壇”等。2018年的故宮教育數(shù)據(jù)顯示,全年已舉辦教育活動60927場,受益觀眾超過41.3萬人。
如今,故宮國際培訓舉辦得有聲有色。在過去6年里,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把69個國家230多座博物館的專業(yè)人士請到這里來學習交流,并從這里畢業(yè)。
說到請進來和走出去,單霽翔介紹,故宮源源不斷地把優(yōu)秀的展覽吸引到故宮來,使國人不出國門就能看到精彩的世界展覽。同時,不斷帶著精品展覽走向世界各地?!斑^去6年,故宮博物院已經有135項展覽走出了自己的館舍,是全世界走出自己館舍,舉辦展覽最多的一個博物館?!?/p>
從最新發(fā)布的一系列外展計劃不難看出,故宮博物院“走出去”的步伐已經越邁越大:
2019年3月,赴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舉辦“18世紀的東方盛世及清高宗乾隆皇帝”展覽;
2019年3月,赴美國史密森學會賽克勒博物館舉辦“鳳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展覽;
2019年12月,赴香港科學博物館舉辦“故宮文物修復成果展”;
2019年12月,赴澳門藝術博物館舉辦“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展”;
2020年3月,赴英國舉辦故宮鐘表專題展覽……
一個個展覽,讓故宮的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朋友圈也越來越大;一件件文物,充滿活力的故宮讓世人感受到來自中國強大的文化自信。
對于文化自信,單霽翔這樣解讀:“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什么呢?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什么?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最基本,最深層,最持久的力量。” (記 者 劉 萍 曹 錚 見習記者 霍相博)
采訪手記
故宮看門人的“匠者仁心”
自稱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門”的單霽翔,頭上有眾多民間“頭銜”:網(wǎng)紅院長、段子手、故宮“代言人”?!拔覀円岩粋€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下一個600年?!边B日來,可以用沸騰、火爆來形容故宮這位“看門大爺”在石家莊所到之處。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記住了什么,又是如何銘記的?!苯陙?,故宮通過獨有的方式,悄悄地將中華文明的烙印刻在大眾心里。“故宮熱”不僅僅火了故宮,也火了歷史,火了文化。單霽翔作為故宮博物院院長,也是故宮看門人,他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管理故宮,用一顆仁愛之心保護每一件文物、每一處古跡,讓他們有尊嚴地活在當下,也越來越走入人們的內心,文化的歷史傳承從中得到了別樣的詮釋。
“五年前,人們擠在故宮門口的廣場買票、驗票、安檢、存包,那時候大喇叭幾乎每天都在廣播,您家的孩子找到了,到什么地方去領。今天通過網(wǎng)絡購票,人們10分鐘以內就可以走進故宮博物院?!眴戊V翔用詼諧幽默的語言,介紹故宮近年來的變化。
在幽默語言的背后,單霽翔無時無刻不顯露著他那顆熾熱的“匠者仁心”。單霽翔說,因歷史原因,乾清宮前每年樹立“萬壽燈”和“天燈”的儀式已經停滯了179年,“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要長志氣,要通過研發(fā)將‘萬壽燈’、‘天燈’再次樹立起來”。通過他的講解,觀眾感受到文博人的拳拳之心,也進一步認識了這位用實力盤活沉睡文物的故宮看門人。
多年來,單霽翔帶領故宮博物院不斷踐行讓公眾更好地走近文物和歷史?!段以诠蕦m修文物》播出以后,很多人關心故宮的文物修復工作,故宮希望把文物醫(yī)院作為一個面對觀眾的開放單位,于是招募志愿者進行講解。觀眾可以現(xiàn)場見證“我在故宮修文物”的過程。“志愿者們給觀眾介紹文物修復的過程,每天都有大量預約的觀眾前來參觀?!眴戊V翔表示,要把博物館背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單霽翔多次提到“尊嚴”,他說文化遺產需要尊嚴,參觀的觀眾需要尊嚴,文化需要尊嚴,中華民族更需要有尊嚴?!拔覀儫o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眴戊V翔表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未來,故宮將進一步修繕館陳、豐富功能,成為有溫度的世界頂級文化殿堂,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迷人魅力。
*本文來源:河北新聞網(wǎng),本文作者:曹錚;霍相博,原標題:《單霽翔:讓文化遺產有尊嚴地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