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美國的航空公司進行過六次廣泛的機票漲價嘗試,但是都以失敗告終。
美國航空公司之所以這么做是想贏得華爾街的信心,后者擔心國際油價的上升、美國國內(nèi)航空運力供過于求導致航空公司的利潤受損。上周,美國排名靠前的航空公司的股價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已經(jīng)上升到超過65美元每桶,達到近三年來的新高。而通常來說,燃油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占總成本的比例約為30%左右。
航空業(yè)競爭極其激烈,尤其是在充分競爭的市場,幾美元的票價之差可能就會讓消費者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因此很少有公司會單獨宣布漲價,因為競爭對手可能會趁機搶占市場份額。
在經(jīng)歷過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美國航空業(yè)的市場集中度變得非常高,美國航空、美國聯(lián)合航空、達美航空和西南航空的運力占美國國內(nèi)市場的80%以上,也正是因為這樣,美國航企在制定票價時有更強的話語權(quán),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默契”。
目前,美國國內(nèi)市場的航空運力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tài)。因此,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這兩大巨頭過去幾年都在放緩運力投放速度,今年他們的運力只會增加2.5%,也是為了讓需求逐漸追上供給,好支撐更高的票價。
但并非所有的航空公司都在遵循這種“默契”。
美聯(lián)航上周就宣布,到2020年,公司每年的運力增速都會達到6%。捷藍航空表示今年的運力增速會達到8.5%,而阿拉斯加航空表示他們今年的增速目標在5%。根據(jù)彭博社的分析,美國航空業(yè)的運力今年會增長5.5%,在油價繼續(xù)上漲的情況下,航空公司的利潤難免會承壓。
彭博分析師George Ferguson就表示,從目前來看,航空公司沒有定價權(quán),想要通過提升票價來抵消油價的壓力會變得很困難,“除非有公司調(diào)整他們的擴張計劃,尤其是美聯(lián)航和美西南。”
作為廉價航空的鼻祖,西南航空通常都不會跟著競爭對手們一起漲價,而是把它視作為一個搶市場的好機會。而上個月,達美航空想要漲價時,作為競爭對手的美聯(lián)航并沒有跟進。最后,達美航空漲價的如意算盤也以失敗告終。
如果大家都不漲價,到頭來受傷比較嚴重的可能是那些主打價格敏感的廉價航空公司,比如精神航空或者是一些更小的航企,因為他們需要面臨更高的人工和油價成本。
美國航空的首席執(zhí)行官Doug Parker就表示,現(xiàn)在的票價在油價這么高的情況下實在是太低了,航空公司總會找到一種方式將成本轉(zhuǎn)移給消費者,但是這需要時間。通常來說,油價上漲之后,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機票價格才會上漲。
如果這些航空公司的漲價策略成行,也不意味他們就一定是贏家,因為票價的不合理上漲可能會抑制潛在的旅行需求。“每天都有兩百萬旅客需要飛行,如果機票上漲1-3美元可能就會讓其中1%-3%的旅客放棄出行計劃?!弊粉檶崟r機票成交價格公司3 Victors的首席執(zhí)行官Rick Seaney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作者:羅松松,原標題:《美國航空公司想要集體漲價,但是這次沒有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