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黃土建造的堅固堡壘
從嘉峪關壕溝里出土了鐵蒺藜證明了這一點。溝底藏有利器,因此嘉峪關的第一道防線是這條與長城并行的壕溝,因為沒有險峻的地勢,守軍特意在平地上挖壕,以此作為保護長城的第一道屏障。至此,經(jīng)過十幾代人一百多年不懈的努力,一個無險可憑卻暗藏玄機的嘉峪關在荒原上建成了。但無論多么完備的防守體系都要以堅固的防御工事為基礎。像嘉峪關這樣一座用黃土建造的城能做到嗎?
1975年,人們在嘉峪關北長城破損的城墻里發(fā)現(xiàn)了一塊明代的石牌。石牌上刻有文字,據(jù)專家推測,文字記錄的是修建長城時分段施工的隊伍和一些人的姓名。因此,它被稱為“長城工牌”。雖然,我們印象中的長城大都是用磚石砌成。而嘉峪關長城則是用黃土建成的。但土筑的長城并非嘉峪關所獨有,因此,如果說嘉峪關長城確實與眾不同也決不僅僅是這個原因。
在古代,攻城的一方首先會試探性的進攻城墻,即便是磚石砌成的城墻也很難抵擋投石機的重創(chuàng)。更何況,是土筑的,但嘉峪關城的修建者們做到了土筑城墻和磚石一樣,甚至,更加堅固。
據(jù)《肅州新志》記載,當時人們對嘉峪關城墻有一個評價,即“版筑甚堅,鋤 不能入”。 用土筑城墻,古人遇到的難題不只是如何使它像石砌的城墻那樣堅固,相比之下,用黃土筑城有一個問題更難解決。 確實,這個嘉峪關在修筑過程中,施工的質(zhì)量比較好。所以,你看到現(xiàn)在為止,它的土上不長草,也不長樹,那就說明當時這兒的土質(zhì)經(jīng)過認真的篩選。想盡各種辦法,使那些草籽呀,那些個植物的種子不再發(fā)芽。
關城上的細微設置
嘉峪關懸壁長城
如果說嘉峪關防御體系的建立體現(xiàn)了設計者在軍事方面的天賦,那么關城上一些細微的設置則體現(xiàn)了設計者心思的縝密。在羅城的垛口上,有同內(nèi)城一樣的上下兩排 望口,但與內(nèi)城不同的是,下面一排 望口里面全都墊有一塊斜磚。垛口是為方便守軍攻擊設計的,但它的缺點是必須要等攻方射完一輪箭之后換箭的時候進行還擊。而有了像羅城這樣的射擊口,就能使守軍的攻擊更加從容。 但是,垛口上較高一排的孔卻是實心的。顯然,它不是射擊孔又不能用于 望,羅城上怎么會有這樣的設置呢?
明代嘉峪關的守軍有嚴格的巡查制度,白天,敵我雙方都在明處,守方因有城墻防護占優(yōu)。但到了夜間,如果士兵提燈巡邏會成為敵人的流動靶。而這個燈龕將光亮控制在垛口內(nèi),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如果這一段長城出了問題,坍塌了,那就可以挖。挖出這個工牌以后啊,是誰的責任,就一目了然,就追究責任。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嚴格的建造制度,才使得嘉峪關能夠完整地保存至今,其城防設計也成為冷兵器時代軍事防御工程的經(jīng)典之作。 但當我們站在關城上看著低矮的長城,不禁心生疑問,敵人若要進軍中原,為何不能選擇攻打防守相對薄弱的南北兩翼長城呢? 這不是我們妄加推測,根據(jù)《肅州新志》記載,公元1561年吐魯番速坦曼蘇爾進犯肅州,就是繞過嘉峪關由長城入關的。 照此推斷,城墻修得越堅固,防御體系越完備,敵人就越不可能攻打關城。而嘉峪關城從建立那天起幾乎就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那么,明王朝為何還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不斷完善這座關城呢?
在戰(zhàn)爭中一城一地的得失都無足輕重,在最大限度殺傷敵人的同時保留己方精銳力量才是贏得戰(zhàn)爭的關鍵。因此,嘉峪關雖然不是最險要,最雄偉的,但它憑借近乎完美的防御體系和精巧的設計使所有試圖來犯之敵望而卻步。這就是它能夠得享天下第一雄關美譽的真正原因。
今天,當我們用另外一種心態(tài)來審視嘉峪關,我們看到的只是它秀美的一面。絲毫感受不到它作為一處軍事設施所蘊含的殺機。它就像一代鑄劍大師的絕世之作。雖然自它鑄成起直至作用消失,幾百年來,這件神兵利器都未曾出鞘。
古代絲綢之路
嘉峪關素有“河西重鎮(zhèn)”、“邊陲第一關”之稱,空中俯瞰這個曾經(jīng)貫穿歐亞、商貿(mào)云集的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古道,更顯它的雄壯與神秘。
出入關的憑證——“關照”
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里,陳列著一件特殊的文物,一塊木制的牌子。木牌的最上端有兩個醒目的大字——“關照”。據(jù)考證,這是一個清康熙56年,也就是公元1717年使用的出入嘉峪關的通行證;而這塊殘布片就是出入關時舉的“標旗”,關照和標旗是當時的客商行旅們出入嘉峪關時必須持有的證件。
據(jù)專家考證,古時的“關照”作用等同于今天人們使用的“護照”,都是用來證明持照人具有出入關卡的合法資格憑據(jù)。而且,今天人們常說的“請多多關照”一詞的原意正是來源于此。根據(jù)有關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明代的嘉峪關正是“關照”最初開始使用的地點。從這塊"關照"的印模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關照”二字的棱角已經(jīng)很少,這個使用期限僅為一年的“關照”,竟然磨損的如此厲害,可想而知,當時每年出入嘉峪關的人數(shù)之眾。據(jù)史籍記載,作為古時中國西部最重要的邊貿(mào)關卡,嘉峪關的興盛從明代建關起至清代后期,至少持續(xù)了500年的時間,而當時是怎樣一番熱鬧的景象呢?
戴弁是明朝著名文學家,在他的詩文中曾這樣描述出入嘉峪關通貢、商貿(mào)的情形:“月明虜使聞雞渡,雪霽番王貢馬來?!痹娭袑懙剑寒斣铝吝€明、雞在叫的時候,使者就開始出入關,受明朝嘉封的番王,踏著雪入關朝貢馬匹。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當年嘉峪關通關、通貢的熱鬧情景。
小缽和寺
在嘉峪關關城東北方的一處地點有一片翠綠之地,據(jù)專家考證,在明代,這里曾經(jīng)矗立過一處寺院,名叫小缽和寺,這是商旅們抵達嘉峪關前的一個主要落腳點。
小缽和寺始建于元朝,明朝重修。除了因為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古時的商隊選中小缽和寺作為過關前休整的地點,也和這里至關重要的地理位置有關。小缽和寺也叫石營莊子,位于后墩河壩的南岸,它與后墩河壩山頂上的烽火臺隔河相望,相距不及千米,墩上喊話寺中就可聽到。小缽和寺憑山瞪高,依河設險,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險要軍事隘口,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歲月里,這里也是古代商隊避險的一處絕佳場所。
據(jù)當?shù)厝苏f,小缽和寺作為商貿(mào)馱隊必經(jīng)之地的歷史,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那時,古道上還經(jīng)常有駝隊、馬幫通行,但以后隨著現(xiàn)代運輸工具的使用,這條曾經(jīng)留下無數(shù)馱隊足跡的塞外古道才慢慢沉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