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敢問目前全球市盈率最高的公司是誰?答案是:亞馬遜?。?!
6月16日(上周五),亞馬遜宣布以137億美金的價格(每股42美金)收購線下零售超市—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預計這筆交易將于今年下半年完成。
這是亞馬遜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并購。交易完成后,全食超市的創(chuàng)始人John Mackey將繼續(xù)運營公司。
此消息一出,亞馬遜的股價立刻大漲3%,受這一消息的刺激,美國各大實體連鎖店股價大跌。沃爾瑪股價下跌4.7%,塔吉特下跌5.1%,天然食品公司下跌11%。
那么全食超市(Whole Foods)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為什么這家業(yè)務正在衰退的公司會得到亞馬遜的垂青?亞馬遜又為何可以頻頻絞殺競爭對手?
一、全食超市的前世今生
全食超市于1980年成立于美國奧斯汀。國內的投資者最近經常談到消費升級。所謂的消費升級就是大家開始追求有品質,有質量的東西。而全食超市就是一個在美國消費升級階段崛起的一家零售公司。
全食超市這家公司專注于提供天然的有機綠色食品,定位中高端群體。
美國有機市場興起于1980年,這個時期正好是里根跟沃爾克消滅掉了持續(xù)多年的高通脹,引起了所謂了的黃金消費10年。
除此之外,全食超市的存在也與美國的肥胖問題有很大聯系。根據well being 統(tǒng)計,美國過去20年,肥胖率一直維持在25%左右,而美國的中產階級比較注意自己的健康管理,因此中上層階級每周對水果,低脂食物的攝入量都非常高。
在這種背景下,全食超市的創(chuàng)始人John Mackey成立了美國第一家以有機食物為主的大型超市。
既然主打的是有機食品,那么對食品的原產地,飼養(yǎng)環(huán)節(jié)都要有著極其嚴格的條件。為了讓消費者有真實的知情權,全食超市有著一套完整的內部認證和外部評級,并且會在包裝袋上對食品進行簡短而有必要的闡述。
因此,全食超市對食品的要求可以說是苛刻的:所有食品里不含人工調味劑,人工色素,人工防腐劑,氫化脂肪;肉類食品不允許來自使用過抗生素的動物,雞蛋必須全部來自散養(yǎng)的雞等等。全食超市要求供應商對農作物的土地狀況,種植狀況,動物的喂養(yǎng)狀況全部進行詳細的說明。
另外,全食超市的一個競爭優(yōu)勢在于它出色的供應鏈體系。
對于蔬菜水果和牛奶面包類的時效性強的產品,全食超市采用的是Local Green策略,在一定半徑范圍內建立完善的供應鏈。
目前全食超市在北美有11個區(qū)域配送中心,由于這些配送中心的存在,食品的新鮮度才得到了很好的保證。
毫無疑問,亞馬遜看上的不僅僅只是全食超市450家店面,還有這個11個完善的配送中心,以及能保證蔬菜是新鮮的配送能力。
如此嚴格的篩選食物,保證食物是新鮮,代價就是價格必然是昂貴的。
而全食超市的價格也確實是貴的離譜。
全食超市的定價策略是:高品質,高毛利。這也是它最近幾年衰退的原因。
全食超市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價格是33.8盎司9.99美元,另外一家中高端超市Trader Joe’s的同類橄欖油價格僅僅是6.99美金。
全食超市的火雞餡的價格是每磅7.99美金,而Trader Joe’s的僅僅只有3.99美金。
整體上來看,全食超市的各類品種的價格基本上普遍比一般超市高40%-100%。如此高的加價,自然帶來了不錯的毛利潤率。
全食超市過去7年的毛利潤率一直都維持在35%左右,遠遠超過沃爾瑪和克羅格。
雖然價格高,但是它是有機的啊,所以追求健康的消費者還是對全食超市有一定的依賴性。
然而從2014年開始,全食超市就出問題了。
出問題的原因是:沃爾瑪,好事多,克羅格等傳統(tǒng)的零售商,終于盯上了全食超市這個小不點的“有機生意”。
全食超市的困境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為日益嚴峻的競爭形式。2012年,克羅格(Kroger)宣布簡單真理(Simple Truth)系列有機產品的上市。
2014年,沃爾瑪宣布擴大其所銷售的有機產品的范圍。與全食超市不同,沃爾瑪等零售商原本的商品定價就比全食超市低,在進入有機產品市場的時候,這些零售商選擇了低價策略,旨在為消費者提供低價高質的有機產品。
這種策略直接就讓全食超市無力招架。
在亞馬遜收購之前,全食超市的股價已經從2014年的高點下跌超過50%了。
二、亞馬遜為何要收購全食超市?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美國線上銷售占總零售的占比有多少?我估計很多人可能會把這個數字估計到20%,30%。事實呢,這個數字只有9%,即使在今天,絕大多數銷售行為還是發(fā)生在線下。
下圖是各個線上銷售的科目占美國總零售額:
目前,在美國線上賣的最好的是3C產品,書籍和玩具,其次是服裝,家具和家居用品。
而最差的是食品和飲料。
與此同時,上面這張圖幾乎是亞馬遜的領土擴張圖。
零售方面,亞馬遜的版圖擴張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1、賣書(1994年-1997年)
凡是要了解亞馬遜這個公司的投資者,都應該去仔細看看1997年的股東信。亞馬遜的CEO杰夫貝索斯,在1997年時,就知道,亞馬遜要做最大的線上零售商,但是一個小企業(yè)不可能上來就做這么大的事情,他要找到一個細分領域作為切入口。
因此他選擇了標準化高,最常見,規(guī)模巨大的商品—書。
在這個時期,亞馬遜干掉了美國的圖書巨頭Borders,同時把Barnes & Noble搞殘廢了。
于是乎,亞馬遜成為了地球上最大的書店。
2、賣電子產品(1997年-2010年)
從1997開始,亞馬遜逐漸往自己的網站上增加新的消費品種類。
這個期間,亞馬遜上增加種類繁多的消費品。
其中最主要的包括:音像制品、電子產品和玩具。
由于亞馬遜要賣電子產品,分分鐘滅掉了傳統(tǒng)的Radio Shack和Circuit City。把行業(yè)老大best buy搞得死去活來,直到最近幾年才知道了“制敵法寶”。
3、賣衣服(2010年至今)
在解決了書籍,音像制品,電子產品,玩具之后,亞馬遜在其網站上開始賣服裝了!
從傳統(tǒng)的思維來看,服裝是最不可能在網上賣的,因為要試衣服啊,尺寸不合適會非常麻煩。
而亞馬遜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服裝銷售模式,它允許顧客一次買3條不同尺碼的牛仔褲,然后選擇一個合適的尺碼,隨后免費退掉另外2條。
這個退貨策略直接讓亞馬遜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服裝銷售商。
由于亞馬遜要賣衣服,分分把梅西百貨,諾德斯特隆,J Crew等百貨零售商搞得死去活來。
這兩年來,華爾街最不看好的行業(yè)就是傳統(tǒng)百貨公司,誰搞的?
就是亞馬遜。
在攻克了書籍,電子產品,音像制品,玩具,家居用品等類目之后,杰夫貝索斯會干什么?
當然是給剩下的幾個類目全部滅掉??!
剩下還有的科目有:醫(yī)療保健品、汽車零配件、辦公用品、食物和蔬菜等生鮮類。
而就在今年1個月前,市場還傳出亞馬遜想要90億美金收購Slack,來進軍辦公用品。
結果就是亞馬遜一說要賣辦公用品,結果辦公用品的各個老大staples,office depot,office max嚇得瑟瑟發(fā)抖,但是估計早晚也是一個一個的死。
看到里,應該就很容易可以理解為什么亞馬遜要收購全食超市了吧!
而且亞馬遜的Prime和全食超市的目標客戶群體是大致一樣的:中高端群體。
三、從亞馬遜的零售哲學來看他會如何整改全食超市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弄明白亞馬遜的企業(yè)文化,以及亞馬遜自己對零售行業(yè)的理解。
亞馬遜的企業(yè)文化,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
1、只關注長期利益
2、顧客至上
這兩點你都可以從亞馬遜1997年的股東信里看到,這是理解亞馬遜這家公司最好的起點。
你可以從媒體中,無數次聽到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CEO說自己的公司關注長期利益,顧客至上。
顧客至上和關注長期利益,就像是葵花寶典一樣,人人都知道是絕世神功,但是真要動刀時,大部分還是猶豫了。
先來說下很容易理解的顧客至上。
這句話你幾乎在任何企業(yè)都會聽到,但是在大多數企業(yè)里,這句話又是如此的蒼白。
所謂的顧客至上指的是思考問題時永遠從顧客的角度倒推出發(fā)。
大多數企業(yè),嘴上說著顧客至上,但是管理層一旦做決定,很多時候又變成了“競爭至上”“利潤至上”“商業(yè)模式至上”等等了。
絕大多數企業(yè),本質上都是競爭至上。企業(yè)在思考問題時,其實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打敗競爭對手。
這樣的問題在于,一旦你成為行業(yè)老大,沒有競爭對手時,官僚化和臃腫化就開始發(fā)生在企業(yè)內部,很多企業(yè)就是這樣失去方向,最后被淘汰掉。
而顧客至上的好處在于,顧客的口味擁有都在變,而且是越來越刁鉆,所以這給企業(yè)持續(xù)進步的動力。
另外,顧客至上,可不意味著員工至上。亞馬遜也確實沒做到員工至上。
下面說下什么是亞馬遜式的“只關注長期利益”。
只關注長期利益意味著你的投資決定,你的思考,都必須是長期的。你要忽視華爾街對你的盈利指引,你要試圖篩選出和你一樣關注長期利潤的投資者。
先來解釋下不賺錢和燒錢的區(qū)別。
很多人認為亞馬遜一直在虧錢,但股票上漲,這完全是泡沫。
這個其實是個誤區(qū),不賺錢和燒錢其實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亞馬遜雖然不賺錢,但是它很早很早就有很健康的經營性現金流了。雖然它不賺錢,但是它并不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
因此,亞馬遜在過去10年,也并沒有融多少資。
這就是貝索斯天才的地方。
杰夫貝索斯從1997年,就明確告訴外界:我亞馬遜不關心華爾街是怎么想的,我不關心盈利(即使盈利了,我也要把錢花了,投資長期業(yè)務),我只管把檔案做大。因此,甚至有些季度,亞馬遜賺錢了,但是為了不破壞不賺錢的“和諧性”,它立刻拿賺來的錢投到它認為可能鞏固競爭力的科技上去了。
為什么亞馬遜要如此做?
因為杰夫貝索斯有個好朋友,名叫巴菲特。在2000年的一個早上,杰夫貝索斯給巴菲特打電話,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么簡單,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人愿意慢慢的變富?!?/p>
貝索斯突然明白,關注長期的人,比關注短期的人有巨大的競爭優(yōu)勢,因此更加堅定了關注長期,忽視短期的想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關注長期,忽視短期呢?
答案也非常簡單:關注20年后。
我見過一些創(chuàng)業(yè)者,大多數人連3年后都懶得想,一般人創(chuàng)業(yè)也都是指望著發(fā)筆小財,賺點錢,這就算是公司進入正軌了。
別說關注20年后,能關注5年后的人都不多。
那么這種長期思維讓杰夫貝索斯思考出來了什么零售行業(yè)的真諦?
杰夫貝索斯認為,在未來20年,30年,甚至50年,零售行業(yè)有三點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
1、顧客喜歡低價的東西
2、顧客喜歡送貨速度更快
3、顧客希望更多更快的選擇
這就是杰夫貝索斯的理解的零售行業(yè)的本質。
在明白了這三點本質之后,杰夫貝索斯幾乎所有的零售行業(yè)的投資都是圍繞著三點來了的。
你知道了長期的趨勢,你就需要把大量的錢投到這些長期的趨勢里來。
收購全食超市,對亞馬遜有什么好處?
它可以讓亞馬遜的顧客有更多選擇(生鮮),同時因為全食超市有450家店面,11個配送中心,它可以幫助亞馬遜部分解決最后1公里的運輸問題。
那么還剩下一個問題:全食超市的食物,價格并不便宜啊,因為全食超市采用的高品質高毛利的策略,毛利35%,在零售行業(yè)已經是暴利了。
這顯然是不符合亞馬遜的零售策略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亞馬遜在收了全食超市之后,一定會大幅度降價,降低毛利水平。
那么降低之后,全食超市的盈利能力就大幅度下降了,這可如何是好?
別忘了,亞馬遜根本就不在乎短期利潤,為了建立競爭優(yōu)勢,培養(yǎng)顧客習慣,它可以忍受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利潤。
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兩家企業(yè),企業(yè)A和企業(yè)B,都是賣水果的。企業(yè)A的投資者要求A必須每年賺10億元,為了賺10億,企業(yè)A賣的價格要比企業(yè)B高10%。而企業(yè)B的投資者可以忍受不盈利20年,把企業(yè)A打敗后,再通過薄利多銷慢慢盈利。
在其他情況一樣的狀態(tài)下,企業(yè)A根本沒有辦法和企業(yè)B競爭。
到這里,可能你就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企業(yè)怕亞馬遜。
因為它不盈利,而且它的投資者可以忍受它不盈利。
為什么亞馬遜的投資者可以忍受呢?
因為杰夫貝索斯采用了巴菲特的一個建議:
“你可以舉辦一場搖滾演唱會,也可以辦一場芭蕾舞演出。但不要用芭蕾舞宣傳你要舉辦的搖滾演唱會?!币患疑鲜泄疽宄乇砻髯约旱难莩鲱愋秃头绞剑@樣投資者才能決定是否“買入”。
這就是為什么亞馬遜的每一份年報里都附錄著1997年的股東信。因為杰夫貝索斯在告訴投資者,如果要成為亞馬遜的投資者,就不應該太在意每股利潤,你要關注的是公司的現金流,要關注的是公司的競爭力。
從2000年到2014年,所有關注亞馬遜競爭力的投資者都會發(fā)現,亞馬遜正在變得無比強大,強大到它實在沒有辦法刻意不盈利了。
因此,利潤才出現在亞馬遜的財報里。
四、結語
商場如戰(zhàn)場。
在線下實體店還在猶豫要不要整合線上的時候,線上的電商已經殺到線下了。
2015年京東入股永輝超市,持有其10%的股份。
2017年6月18日,京東和沃爾瑪聯手打造的沃爾瑪京東之家在深圳開業(yè)。這也算是京東在線下的第一家實體店。
2017年5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收購聯華超市18%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華聯超市在國內擁有3618家超市。
2016年12月5日,亞馬遜決定退出線下實體店 Amazon Go,顛覆傳統(tǒng)便利店、超市的運營模式,使用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以及傳感器融合等技術,徹底跳過傳統(tǒng)的收銀結賬過程。
2017年6月16日,亞馬遜決定收購美國最大的有機食品超市—全食超市。
你可以理解成線下實體店的反應實在是太慢了,也可以理解成互聯網發(fā)展實在是太快了。
線上線下結合的時代終究還是來了。
對傳統(tǒng)零售商而言,科技正在逐漸淘汰他們所有的競爭優(yōu)勢。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亞馬遜在沃爾瑪成為亞馬遜之前,即將成為一個超級版的沃爾瑪。
當線上流量成本逐漸增高,為了繼續(xù)快速成長,就必須去整合線下便宜的流量,這就是零售行業(yè)的大趨勢。
別忘了,亞馬遜還有一個大殺器—它可以很長時間內犧牲毛利,換取競優(yōu)勢。對亞馬遜而言,增強長期競爭優(yōu)勢比短期內賺錢更重要
沃爾瑪、塔吉特、梅西百貨,這些公司敢犧牲掉短期利潤嗎?
絕對不敢。
這市場從一開始就已經知道輸贏的戰(zhàn)爭。
五、彩蛋:下一個被亞馬遜收購的會是誰?
上面講過,亞馬遜的策略是一個類目一個類目的攻克。目前大概只剩下四個主要類目:醫(yī)藥和保健品、汽車零售件、辦公室用品以及生鮮。
那么在生鮮之后,亞馬遜又可能會收購什么公司呢?
辦公室用品里有兩個可能的潛在被收購標的:Office Depot(NYSE:ODP)和Staples(NASDAQ:SPLS)。這兩個公司的市值分別27億和56億。對亞馬遜而言,都是小不點。
在醫(yī)藥和保健品類目中,亞馬遜可能收是零售藥店。目前美國的零售藥店主要被三個公司瓜分:Walgreens(NYSE:WBA),CVS Health(NYSE:CVS)和Rite Aid(NYSE:RAD)。其中walgreens和Rite Aid分別是行業(yè)老二和行業(yè)老三,這兩家公司是可能有出售意圖的。
在汽車零配件的零售商里主要有三個玩家:Advance Auto Parts(NYSE:AAP)、Autozone(NYSE:AZO)和Genuine Parts Company(NYSE:GPC)。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港股那點事”(ID:hkstocks),原標題:《亞馬遜革命:科技正在淘汰傳統(tǒng)零售商所有的競爭優(yōu)勢》